《推薦給大家位在台北市的兩條秘境步道,不管什麼時候來訪,只要專注於腳下,看看樹根盤錯,欣賞步道兩旁的樹木花草,領略生命力的堅韌。》
每一趟健行,都是一場感官的饗宴
既沒有年輕人的精力去泛舟或登百岳,也不時興上健身房練肌肉,像我這種喜歡親山水、接地氣、舒心、健身、練腳力的銀髮族,最好的方法就是背起小背包,和三兩好友到家附近的小山丘健行。臺灣的許多地方都有健行步道,路線的難易不同,風景有別。我最喜歡臺北市內、外雙溪的「翠山步道」與連接的「碧溪步道」,因為交通超方便,在士林搭二五五路公車,約三十分鐘車程在終點站下車,就是翠山步道的入口。順著好走且多變化的步道,呼吸新鮮空氣,但見天光雲影,盡是美景。時而石板、石階,時而泥地、木棧道,平坦路與上下階梯交替,最後從另一端的碧溪步道出來,再經產業道路到至善路三段,搭小十八路公車回到士林,約兩個小時的腳程,輕鬆、愉快。
我的祕境步道
不過,自從翠山步道這處祕境曝光後,近年來成為熱門景點,人來人往的,好不熱鬧,卻少了以往的寧靜。四月時,在接連下了幾天雨之後的一個陰天,和好友走進翠山步道,很難得空蕩蕩的。偶爾遇見三兩結伴或獨行客,互相點頭、道早,各自安靜地健走漫步,感受到大家對這片山林的尊重與愛護,好好享受蟲鳴鳥叫的天籟之聲。走向青山,也走出自己的生命力翠山步道兩旁綠蔭夾道,山風習習,清涼舒適。進入這片翠綠世界,偶爾幾簇「曼陀羅」點綴其中,粉紅、橘黃、雪白的大花朵大剌剌地盛開,不覺突兀。淺紫紅的「杜虹」小花也不羞怯地自在展顏,在一片蒼鬱綠茵中,忒是動人。
往前,林木森森,幾片「紅楠」的嫩葉紅得亮眼。右邊山壁上,整片的蕨類植物,一直往上延伸,大部分是墨綠的「鬼桫欏」。偶見一株高挺的「筆筒樹」,中間幼葉捲曲,鑲著金黃色的鱗片,宛如一個毛茸茸的問號。經過舊時的靶場廣場,左邊豁然開朗,視野寬闊,厚厚的雲層下,遠觀山巒起伏,先是觀音山,繼之為小草山和鵝尾山,望之心曠神怡。看遠山,也不忽略腳邊山壁上的小花。白色的「白花蛇根草」,淺紫的「哈哼花」(又名「抱壁蟑螂」),小巧而惹人憐愛。五色鳥低沉如敲木魚的叫聲一路相伴,偶爾幾聲清脆的不知名鳥叫聲非常悅耳。安靜的時候,風聲從耳邊拂過,掉落的葉子好像也帶點輕嘆。春色固然宜人,其他的季節也各有特色,或於雨中漫步、或於寒風裡疾走,都有不同的意境與樂趣。
不管什麼時候來訪,我只要專注於腳下,看看樹根盤錯,欣賞步道兩旁的樹木花草,領略生命力的堅韌;打開耳朵,聽聽鳥叫、風聲。偶爾佇足,深呼吸幾下,感受靜默的愉悅和大地的包容,再眺望蒼鬱遠山,頓覺心胸開闊。健行,走進大自然,不僅可以健身、練體力、交誼、陶冶心情,並有助於預防癌症、失智症等疾病。這片山野的洗禮、感官的饗宴,無形之中,更在我們生命中注入了活水。
精選內文經 寶瓶文化 出版授權
摘自作者:劉秀枝:《你怎麼看待老年, 它就怎麼回應你》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