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qrcode

廚房裡的美味科學,解救料理苦手的四大工法密技

這次我們邀請到章致綱廚藝科學家,最後一份工作是工研院材化所技整室顧問。55歲退休後因緣際會,在他身為科學家的眼中,烹調就是化學變化,轉身成為廚藝科學家。什麼是廚藝科學家?科學跟烹調到底有什麼關聯性呢?把菜煮好吃不必靠經驗,關鍵在四大工法的秘技中。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Q : 想請問老師,什麼是廚藝科學家?或者要如何變成廚藝科學家?以及廚藝與科學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烹飪其實是一個熱處理,雖然說得很簡單,但如果每一個小動作都做得好,料理就會好吃。做錯了也沒關係,但要知道哪裡錯,這就是科學。

 

Q : 所以廚藝科學家是老師出書的時候,出版社幫您定義的嗎?

是的!在我出「廚房裡的美味科學」這本書時,出版社幫我定義的。因為我們一般說燒菜都是經驗傳承,說不出理由,但假設在山區迷路,提供GPS,就可以找到方向。所以廚藝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運用工具進行拆解。

 

Q : 像是食材是透過溫度變成能吃的食物,但怎麼從能吃變成好吃,是透過怎樣得方式進行呢?

食品材料學。假設你只知道怎麼做但不知道為什麼做就無法改進。我們都很習慣有標準的SOP,但是懂配方不懂原理就會很難進步,下一次若條件稍微不一樣,就會做不出相同的料理。

 

Q : 透過上面科學的原理來處理食材的方式,老師其實輔導過很多機構,有沒有什麼可以跟我們分享的呢?

我在輔導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拿題目來考我。例如:韭黃炒蝦仁。他們表示一次有糊掉,一次沒有。當我知道他的餐應是在寒帶的時後,食物結凍後會爛掉。而我提供給他的解決辦法是放冰箱。傳統可能認為,解凍怎麼會放冰箱,但是冰箱冷藏是4°C,菜就不會結凍,就不會有凍傷的問題。關鍵就是冰箱溫度的問題,只需要保鮮,但不能到結凍。我再舉一個牛排的例子。我有一次吃骰子牛排,拿出來都是結凍的狀態,廚師把六個面都稍微煎一下,正當他要繼續煎下去的時候,我跟拜託說先不要煎,先放在旁邊蓋上蓋子保溫就好。廚師笑了笑,經過這樣的一個步驟,我太太也覺得骰子牛變好吃了,當她問我為什麼時候,我跟他說,牛排裡面有酵素,若一次煎熟,酵素就沒辦法把牛排變軟,所以才需要放置在旁邊保溫,讓酵素產生作用,再煎到想要的熟度。

 

Q : 那是所有的牛排都是這樣做嗎?

可以這麼說,但是有一個條件。有時候牛排有結凍,有的厚,有的比較薄。如果牛排結凍又比較厚,這樣在煎的時候,溫度就進不去。如果一下加熱到65°C,酵素會失去活性,那就無法把肉質變軟。所以上面提到的兩段式加熱法,才能活化酵素。所以要先判斷肉的本身條件,在中心點加熱到大約60°C左右時,酵素就能產生作用。

 

Q : 講完牛肉,想問老師海鮮的烹飪方法。食材從冷凍庫拿出來的跟從市場買回來的,對於烹飪食材而言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結凍過的海鮮,他裡面有冰晶,如果在冷藏處讓他慢慢解凍,有機會汁液在解凍的過程中會被組織吸回去一點點,放在室溫下解凍,這樣汁液會直接跑出來,就比較放費。但如果有時候想要快速解凍,教各位一個方法,放在鹽水裡面解凍。讓我來解釋一下,我們去泡湯的時候,水溫在42°C左右時,就沒辦法再加溫了,但做蒸氣浴的時候,卻可以承受到大約70°C,因為蒸氣的時候,導熱沒有那麼快。所以我們可以把食材放在常溫中,導熱比較慢,會等比較久,放在水裡會比較快,但海鮮裡的東西會溶到水裡,就不好吃了。所以我們用等滲透壓的方法,所以才要在退冰的時候用鹽水,記得要把食材用保鮮袋包起來再泡鹽水,效果會更好。鹽度若提升,那泡的時間就不要過長,不然會有反效果。

 

Q : 想再請老師分享,是否還有其他科學原理可以運用在烹飪上的呢?

所謂的四大工法為:殺青、快速熟成、梅納、焦糖。那像是煎蛋使用的就是梅納反應。但還是有小撇步,像是醬油撒在鍋邊很容易乾掉甚至有點苦,會建議把醬油直接加在蛋上,這樣會讓成品更加美味。另外,在做糖醋排骨或者豬腳的時候,在還沒下食材之前,先下油,等油熱了在下糖,最後再把肉丟下去,這也是一種運用焦糖反應的方式。

 

Q : 如果我們在吃外食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我們可以特別留意?像是快炒店的老闆怎麼炒?或者運用什麼食材等?

舉一道菜來說:蝦仁蛋炒飯。第一,要講究口感對不對。假設蝦仁吃起來感覺不是新鮮的,是泡過藥水的,那麼建議可以少吃。因此,可以到不同的店家去比較口感,在嘗試的過程,對於自己在做料理時,也會有所幫助。

 

之前我們透過品嚐料理後記憶中的味道來和大家做討論,這次,用科學的方式來讓大家可以做出更貼近自己記憶中味道的料理。聽完以上這些建議,讓我們之後在烹飪料理時,可以多加嘗試,相信不僅更加美味,也能創造出屬於自己記憶中的好味道。

 

 

About Creator

Encore Editor

Encore Editor

Encore focuses on providing content and connection for a more mature audience, from health and lifestyle to personal growth and learning.
Let us accompany you along the way as you live your best all over again!

Keep in touch

聯絡我們

新聞稿提供
joyce@encoredays.com

業務合作
nicki@encoredays.com

其他需求或意見
ask@encoredays.com

投稿
ask@encoreda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