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在《匆匆》裡寫道:「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時間,永遠不會為我們停留,一刻也不能。
當你有了家庭之後,盼望著兒女迅速長大。常常念叨:「等他們長大了,就好了,就輕鬆了。」
兒女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應該是父母得到解脫。始料未及的是,兒女不一定迅速找到工作,也難以在社會立足。
父母還需拼盡全力,為兒女操辦婚姻,買房買車。最怕的是,遇到敗家的兒女,長期啃老,把父母的心,都狠狠地敲碎了。也不知從哪一天開始,頭上的白髮,就像一根針,扎在肌膚上,生痛。
俗話說:「養兒能防老,積谷能防飢。」一步一步把兒女送上幸福的大路,父母卻慢慢變得無路可走了,留在老家,獨居?還是和兒女一起去大城市,或者是漂泊?不管哪一種選擇,都好難。
老人和兒女一起過,是有附加條件的。電視劇裡演著,媳婦衝著年邁的婆婆說:「我不是你的女兒,如果你走不動了,就等你的兒子來扶吧。」媳婦的話,有些狠,認真想一想,又有一些道理。
畢竟,婆婆不是媽,對待媳婦和兒子,態度不一樣。特別是一些「媽寶男」,處處都是母子一個鼻孔出氣,輪不到媳婦插話。
另外,女婿和岳父母之間的恩怨,也是一言難盡。有這樣的說法——「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外嫁女是不能享受到娘家的好處的。家裡的好處,都和她關係不大。就是娘家的房子和存款,也不能沾邊。
高額的聘金,也是擋在女婿和岳父母之間的一堵高牆。當岳父母要人照顧的時候,女婿多半要站出來說話,他已經給了一大筆錢了,憑什麼還要繼續「贍養」?
因此說,父母要和兒女一起住,最大的障礙,就是「媳婦和女婿」的態度,人品。與此同時,兒女家的經濟條件,房子大小,周邊的生活環境,都會成為孝順父母的附加條件。
誰都不能指望一個長期失業在家、負債累累的人,為父母創造幸福的生活。
父母為兒女傾盡所有之後,可能會遭到嫌棄。為什麼有些老人,到自己走不動的時候,就變得一無所有了?
不是他們好吃懶做,也不是他們不懂得「存錢防老」,而是他們把買棺材板的錢,都給了兒女,如果可以,連命都可以搭上。
西漢文學家劉安說:「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作為父母,並沒有想過,兒女會給自己多少回報,只要父母還走得動,就不會吭聲。有一點病痛,也會隱瞞起來,不讓兒女們擔心。
另一方面,父母不是神,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比方說,對某個兒女特別好,偏心特別嚴重;帶孫子的時候,只是幫助了某個兒子,另外的兒女沒有顧及到,畢竟能力有限;父母賺的錢不太多,讓兒女沒有辦法「拼爹拼媽」。
人是貪婪的,為人子女,也難逃此劫。
當父母沒有任何價值了,還成為了累贅,兒女們推三阻四,總能找到不孝順的理由。
我的大伯父,有三個兒女,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大兒子讀了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大企業上班。小兒子買了房,大部分的錢,都是大伯父給的。
兩個兒子吵架的時候,互相指責。到底是讀書多花了錢,還是買房的錢更多,沒有人說得清,但成為了「拒絕父母住在自己家」的理由。
父母的舔犢之情,彌足珍貴,但不一定能得到兒女的珍惜。
選擇獨居的老人,看似自由自在,其實有些無奈。
唐代詩人韓愈,寫了一首《誰氏子》。
兒子要去當道士,媳婦被送回娘家,一邊回一邊哭;母親站在門口,使勁拉著兒子,淚水一直沒有停過,但是衣袖拉斷了,也無濟於事。
有句話說得好:「兒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
父母不能主宰兒女的一切,只能順從。因此,選擇獨居,反而落得清閒。
夫妻雙雙把家還,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坐在小院裡,可以數星星。美好的風景,讓人嚮往,
可是,父母兩個之中,有一個人先走一步,剩下的人,日子還會好嗎?
如果有一個人臥病在床,需要長期陪護,生活質量又如何?
生病了,去醫院,卻沒有車,兒女也不能及時趕到,有多難受?
養老金、存款、便利的交通條件、身體健康、父母都健在、有好的鄰居、像樣的房子……具備這些條件後,獨居才能行得通。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我們總是說,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不能隨便勸別人要善待父母。
可是你,有沒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他們的苦?是不是你固執地認為,父母生了兒女,就應該承受養育的責任,怨不得人。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當你到了中年,也是父母了,就會知道,做父母到底有多難。
一家人,將心比心,才不會鬧心。
有一天,曾子問孔子:「子女順從父母,就是孝順嗎?」
孔子回答:「這是什麼話?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及時勸阻,才不會讓他們陷於不仁不義。一味順從,哪能是孝順啊。」
作為父母,想要傳承孝道,就應該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一是盡量做到不偏心,讓兒女得到應有的關照;二是鼓勵兒女獨立,別貪戀家庭財產,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三是培養兒女的品德;四是主動創造養老的條件,盡量不麻煩兒女。
作為兒女,想要孝順父母,就應該深度理解父母,不管怎樣,都要惦記「一飯之恩」。兄弟姐妹有了矛盾,應該念及舊情,以和為貴。
年邁的父母,要獨居,還是和兒女一起住?每個家庭的答案,不會一樣,能夠一樣的,就是——只要骨肉情深,在哪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