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僅僅是因為自己年紀已大,必須照顧自己,不要變成兒女的負擔。
張醫師年輕的時候在新莊開業,看的是耳鼻喉科,從早上九點看診到晚上九點,只休週日晚上。每回流行性感冒,病人一個接一個,他常忙到無法吃飯,甚至沒時間上廁所。每逢假期,別人去旅遊,張醫師只能讓太太帶兒女去玩。長年沒日沒夜地工作下來,六十歲那年,他的身體出現了警訊,先是胃潰瘍,接著是頸椎退化壓迫手臂神經,最後發現攝護腺癌的時候,張醫師鬥志用盡,關閉診所,宣佈退休。張醫師有一棟房子,還有三千萬元的存款,他認為這些錢足夠夫妻兩人過退休生活了。
張醫師的兒子在銀行工作,每個月領固定薪水。他看客戶買賣外幣,覺得賺匯差很容易,便要求父親替他作保,他想當理專,替客戶操盤做外匯。張醫師了解作保可能須負責賠償,自己沒有賺錢能力,無法承擔風險,本想拒絕,但兒子拍胸脯保證:「我有內線消息,穩賺不賠啦!」張醫師這才簽字蓋章。哪知道,兒子竟挪用客戶存款,一年之間玩掉三千萬元!銀行請張醫師考慮是要償還損失,還是將兒子移送法辦。張醫師怕兒子被判刑會斷送前途,只得兩手顫抖、老淚縱橫地奉上自己的終身積蓄……
為了生活,一身是病的張醫師必須重返工作行列,但他只在偏鄉找到工作機會,一週看兩個下午門診,每個月的現金收入包括老人年金是一萬九千元。張醫師的同學以前羨慕他收入優渥,現在紛紛以他的例子互相警惕:要學習拒絕兒女的請求。
美國人養小孩,講好上大學就離開家庭、學費自付。台灣人疼小孩,學費不但父母全扛,還幫忙娶媳婦、買房子,甚至創業、顧孫子……無所不及。
老後的生活,需要老本應付日常開銷。如果年紀大了才虧損老本,沒有機會翻盤,下場恐怕會很慘。老人必須學習向兒女說「No」,有的人害怕說了「No」,親情受損,兒女會不孝順。其實,拒絕這件事不等於拒絕這個人,也不等於「我不在乎你」。拒絕僅僅是因為我年齡已大,必須照顧自己,不要變成兒女的負擔。拒絕並不會減少父母對子女的愛。而為人子女者,也要理解父母的能力。
我們要學會理智的拒絕,而不是迫於維持關係委曲求全,親子互動才能長久和諧。
精選內文經 寶瓶文化 出版授權
摘自作者:林靜芸 —《不老的幸福:活得健康熱情不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