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qrcode
  1. 首頁
  2.  »
  3. 安可談生活
  4.  »
  5. 想人生
  6.  »
  7. 在變老的路上,讀書和不讀書的人,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在變老的路上,讀書和不讀書的人,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古人說:書猶藥也,可以醫愚。

余秋雨說:閱讀的最大理由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由此可見,讀書,可以讓人愈發睿智、豁達、灑脫、超然。

在變老的路上,努力做個讀書人,開啟與“不讀書”的人截然不同的生活,莫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person reading book on brown wooden table taken at daytome(Photo/ Unsplash)

01

讀書之人,留下“重教崇學”的家風,惠澤後人。

晚清重臣曾國藩,是個愛讀書的人。

早年,天資愚笨的他,發奮苦讀。曾經七次應考,好不容易在第七次考試中,以倒數第二名的成績“榜上有名”了。

入仕之後,他為了反省自己的浮躁和驕氣,給自己定下了“日課十二條”,其中就包括“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等關於讀書的要求。

他不僅自己堅持讀書、寫讀書心得,還在繁忙的公務之餘,擠出時間給子侄輩們寫了一千多封家書,主要談及如何讀書、作文、為人、為官的心得體會。

他還在老家宅院“富厚堂”內專門設立了三層的藏書樓,收藏書籍十萬冊,以供子侄後輩和鄉親鄰里閱讀,並將藏書樓命名為“無慢室”,意思是君子要有力戒怠慢,有安泰而不驕慢的品德和情操。

在他的言傳身教下,曾家後輩多以讀書為出路,成為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就是讀書的一生。靠讀書考取功名光耀門楣,靠讀書走出為人處世的困境成為一代傳奇,靠讀讀書影響後人,福澤綿長;可以說,這些令人艷羨的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他對讀書的孜孜以求和長期堅持。

所以,在變老的路上,努力做個讀書人吧,讀書改變的是自己的一生,也將成為家風的一部分,成為最寶貴的“傳家寶”。

person reading book white sitting(Photo/ Unsplash)

02

讀書之人,能“以書會友”,夯實成功之基。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有的人之所以能一見如故,往往基於彼此的談吐背後,有著相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一旦遇到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意識體時,哪怕雙方都想給予對方好感,但始終是“雞同鴨講”,很難水乳交融。

但問題在於,很多時候,人們必須要突破這個壁壘,將原本站在不同“陣營”的人,化敵為友。

政治家富蘭克林在當州議員時,有一位非常令他頭痛的競爭對手。對方同為州議員,一再與他唱反調,且拒絕任何私底下的交往。

富蘭克林愁眉不展之際,得知了一個看似毫無關係的消息,這位州議員家中藏書豐富,尤其是有一本極其稀有、極其珍貴的藏書。

於是,富蘭克林寫了一封短信給對方,表達了對他愛書與藏書的欣賞、敬佩,末了非常誠懇地請,能夠借閱那本稀有珍藏的書。

這位州議員收到短信後不久,立即派人送來了那本書。

大約一個禮拜之後,富蘭克林在讀完那本書後,也差人將書送還,還附贈了自己的讀書心得和感謝信。

有了這次借書的經歷,當兩人再次碰面時,對方主動過來寒暄,從此兩人不僅不再為敵,還成為了一生的摯友。

對於讀書的共同愛好,讓富蘭克林找到了讚美“對手”的最佳切入點,既不失身份,又委婉貼切,這樣的“套近乎”,很難讓人拒絕,反倒有一種“相見恨晚”之意。

person holding pile of books(Photo/ Unsplash)

03

讀書的人,能“超然物外”,找到畢生所愛。

小時候上作文課,常常會寫《我的理想》,在天真爛漫的年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篤定地認為,此後的人生,一定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然而,世事無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客觀環境的變化,總有人偏離了起初的航向。最後,活成了自己最不願意看到的模樣。

在這之中,也不乏幸運兒,他們雖然一再偏離最初的航向,但始終沒有丟掉讀書這個好習慣,在閱讀中,為人生闖出了一條嶄新的路。

就像聞名於世的盲人作家和教育家海倫凱勒。她在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後,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但海倫凱勒一直沒有放棄學習,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

七歲那年,家里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沙利文。沙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

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不僅學會閱讀盲文,還學會了說話。

師生倆靠著不斷地讀書,共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海倫凱勒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此後,她把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她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備受讚譽。

當一個人選擇了與書為伴,從此就再也不會孤獨。書中的文字,就是一個個綺麗多彩的世界,早一天走進他們,就早一天獲得了豐盈的審美,當一個人有了淵博的知識,便能從這個繁雜的世界中跳脫出來,實現真正的自由。

open book lot(Photo/ Unsplash)

04

結束語:

在變老的路上,努力做個讀書人吧。

也許,很多書都是“無用”的,但正是這些“無用”的書,幫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寬廣世界的大門。

而當我們能夠將“無用”之書,變成“有用”之書時,人生便“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qrcode

關於作者

更多最新文章

Keep in touch

聯絡我們

新聞稿提供
joyce@encoredays.com

業務合作
nicki@encoredays.com

其他需求或意見
ask@encoredays.com

投稿
ask@encoreda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