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qrcode

年過五十,還能悶聲發大財的,多半有這幾個特質

如果一個人年過五十歲了,還能悶聲發大財,往往有這個幾個特徵。

man in black hat looking to the right(圖/ Unsplash)

01

重情重義,不唯利是圖。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荀巨伯遠看友人疾”的故事:

一個名叫荀巨伯的人,遠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不巧,正遇上胡人的軍隊進攻郡城。

朋友以自己“命不久矣”為由,勸荀巨伯趕緊離開。

但全郡的人都跑光了,他還是守在朋友身邊。面對湧入的胡人,他表明心跡:“不忍拋棄有病的朋友,甘願用自己的性命保全朋友的性命。”

面對荀巨伯的大義凜然,胡人軍隊深感自己的“不道義”,於是撤回了大軍。

荀巨伯憑一己之力,讓整個郡城都得以保全,展現出“重情重義”的力量。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莫不是利益的往來,有利可圖,便能常來常往,無利可圖,只會漸行漸遠。

這種相互利用的關係,只能是在某個時間段內看似親密無間,實則最容易崩塌。

比如,兩個人合夥做生意,不管此前關係多麼融洽,卻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勻,或者表面上看起來很公平,實際上有人暗藏私心,螞蟻搬家式的,將合伙的生意一點點搬空,便極有可能反目成仇。

真正重情重義的人,就如同荀巨伯一樣,心中有桿秤,不要說利益可以放一邊,連生死都可以置之不顧。

這樣的人,不管是自己當老闆做生意,還是替人打工,都會憑藉著重情重義,而獲得信賴。

two people shaking hands(圖/ Unsplash)

02

樂學善思,永不言敗。

《韓非子》中記載了“魯人徙越”的故事:

魯國有個人善於織麻鞋,他的妻子善於做帽子,他們想搬到越國創業。

而越國人的生活習俗卻是光腳走路、不戴帽子,所有,有人預言魯人夫婦此去越國創業必遭遇困境。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順勢而為,才能覓得商機,才能立足下來。

一個樂學善思的人,哪怕起點很低,也總能觸類旁通,找到生財之道。

如同前段時間刷屏的“二舅”,靠著自學,掌握了木工手藝,還能修理小家電、摩托車等,成為大家眼中“無所不能”的人。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年過五十,還能悶聲發大財的人,往往都是善於學習和思考。

打個簡單的比方說,一個村子有一半以上的農戶做起了農家樂,剩餘一半的人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試水”,但有幾戶人家卻沒有從眾。

他們開墾了更多菜園、果園,養雞、養鴨,成為了其他農家樂的“食材供應基地”,從而使產品供不應求。

在生活的重壓之下,沒有誰的生活可以輕言“容易”,想要在職場上、商場上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改進和升級。

low light photography of woman in gray knit sweatshirt writing on desk(圖/ Unsplash)

03

心懷感恩,不貪得無厭。

基督徒在吃飯之前,有一個“謝餐”禱告儀式,他們低頭默念“感謝主,是他賜予我們食物,使我們活著。”

一個心懷感恩的人,總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傳遞善意和溫暖。

曾經看過一篇短文:在飢荒年代,母親好不容易做了一碗餃子,家中兄弟姐妹如同過年一般歡喜,早早地守候在灶台前嚥口水。可就在餃子快要煮熟時,一位乞丐帶著兩個孩子敲開了他們家的門。

善良的母親,不僅將他們迎進了門,還將餃子都給了他們。

兄妹幾個別提多難過了,但看到乞丐和孩子如同久旱逢甘霖般的喜悅和感激時,又都不再說什麼了:再怎麼糟糕,還不至於到要飯的地步。

從此,兄妹幾個更加懂得珍惜,面對窘境,少了埋怨,多了樂觀,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

很多年過去,餃子成為餐桌上最常見的美味了,作者卻總是惦記著那年未曾吃上的餃子,惦記著那個乞丐和兩個孩子,懷念母親的言傳身教。

一個心懷感恩的人,只要給點陽光,就燦爛無比,他們不會渴求太多,也不會如同《漁夫和金魚》中的老太婆,索求無度。

正是這種“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的心理,讓他們穩穩噹噹地前行,這種“靠譜”的感覺,成為最強大的吸引力,很多陌生人願意信賴他們,人脈厚實了,財富自然也就來了。

person walking on grass(圖/ Unsplash)

04

結束語:

馬謖說:“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他認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敵人鬥志,收服敵人之心。

同樣,與人打交道,想要通過人脈關係發財,產品質量過硬,服務水平上乘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贏得他人的信任。

當自己活成了一道風景,賺錢也就水到渠成了。

About Creator

Encore Editor

Encore Editor

Encore focuses on providing content and connection for a more mature audience, from health and lifestyle to personal growth and learning.
Let us accompany you along the way as you live your best all over again!

Keep in touch

聯絡我們

新聞稿提供
joyce@encoredays.com

業務合作
nicki@encoredays.com

其他需求或意見
ask@encoredays.com

投稿
ask@encoreda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