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qrcode
  1. 首頁
  2.  »
  3. 安可談生活
  4.  »
  5. 想人生
  6.  »
  7. 往後餘生,別再對這些人好,沒必要

往後餘生,別再對這些人好,沒必要

《詩經》有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勸誡人們要“知恩圖報”。

一個心存善意的人,一個常懷感恩之心的人,對此篤行不怠。

但越是前行,越是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真心以待。

當付出的真情成為他人傷害自己的利器,就要提醒自己,往後餘生,擦亮眼睛,別再對這些人好。

women forming heart gestures during daytime(圖/ Unsplash)

01

人在低處,處處為難時時打壓你的人。

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人越是弱時,越容易被人欺負。那些落井下石的人,那些故意刁難的人,就如同暗夜裡的一個個絆腳石,讓人接二連三遭遇更多困苦。

范雎是秦國歷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李斯曾高度評價范雎:“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然而,范雎在被秦昭王重用之前,差一點在魏國喪了命。

起初,范雎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因被誣陷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奄奄一息之際,被看守救出。後來,他又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隨秦國使者王稽潛入秦國,因提出一系列強大秦國的主張,而被重用。

范雎掌權後,充分展現出恩怨分明的性格,他先是設計羞辱了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郡守。凡是以前幫助過他而處境困苦的人,他都散家財物給予酬謝。

范雎的故事讓人有一種大仇得報、大恩得償的暢快淋漓之感。

人的成長,總不乏一個從一文不名到功成名就的過程,一路上,有人鼎力相助,也有人故意打壓。

對此,我們需要像范雎一樣,拼死抗爭,闖出一條路來;也必須恩怨分明,對那些處處為難時時打壓我們的人,亮出冷酷和無情的一面。

只有對惡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能“殺雞儆猴”,樹立起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底線。

woman sitting on yellow armless chair near gray laptop computer(圖/ Unsplash)

02

人在高處,刻意阿諛奉承的人。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對於很多人來說,成功之路佈滿荊棘,備受委屈。所以,很多人在“出人頭地”之後,漸漸“黑化”了。

如同《紅樓夢》中黛玉的老師賈雨村,他生於仕宦之家,但到他時,祖宗根基已盡,只剩下他一人。他想進京求取功名,無奈囊內空空,只得暫在姑蘇城裡葫蘆廟里安身,每日賣文為生。後得甄士隱相助,他才有錢上路,考中進士,升為知府。不久,因貪污徇私、被革職,受聘至林如海家,任林黛玉的啟蒙老師,又藉著與林如海的關係攀附上了賈府。

在賈政的幫助下,他又官復原職,但為官不正,亂判了一起”葫蘆案”,在賈府落敗之際,他落井下石,充當了“查抄賈府”的急先鋒。

這樣的人,哪怕糊弄過了賈政這樣的老好人,也終究糊弄不住其他人,最終”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賈雨村”這樣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

他們總是長著兩幅面孔,對失意者,不理不睬,愛答不理;對得意者,滿臉堆笑,沒話找話。

因此,如果自己好不容易出人頭地了,面對這樣刻意討好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拒之門外”,否則,很有可能會如同賈政一樣,施惠於人,反受其害。

man in black jacket sitting on rock during daytime(圖/ Unsplash)

03

平日里,對你指指點點惡意差評的人。

老話說:“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年輕的時候,對此頗有懷疑,畢竟,交朋友,不得真誠以待嗎?

可人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懂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往,基礎是利益交換。如果失去利益支撐,絕大多數看似親密的關係,分分鐘就能“土崩瓦解”。

尤其是在工作中,不管是合作夥伴還是競爭對手,表面上的和睦相處,都是一種假象,大家都在以最小的代價,維繫看似和諧的人際關係。

但為了打壓他人,太多的人,習慣於“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習慣於成為各種“小道消息”的發源地。

以“捕風捉影”,以“斷章取義”,以“莫須有”,對他人實施人身攻擊,極力抹黑。

這樣的人,只一次,就會讓人看到人性的黑暗和醜陋,也警醒自己“防人之心不可無”。

對待那些對自己指指點點、惡意差評的人,不要害怕撕破臉,敢於懟回去,震懾對方,才是最好的回擊。

當然,這樣斯文掃地的場面,動一次“真格”就足夠了,剩下的時間和精力,就是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憑藉超群的實力,將他們遠遠地甩在身後。

grayscale photo of person holding glass

(圖/ Unsplash)

04

結束語:

人越是年紀增大,越是要明白,往後餘生,誰對自己好,就對誰好。

生命匆匆過,不值得將愛和精力給那些讓我們難堪、難受、難過的人。

唯有如此,才不會辜負那些值得我們珍惜的人,也才會讓生命處處充滿溫暖和驚喜。

qrcode

關於作者

更多最新文章

Keep in touch

聯絡我們

新聞稿提供
joyce@encoredays.com

業務合作
nicki@encoredays.com

其他需求或意見
ask@encoredays.com

投稿
ask@encoreda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