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四十章寫道:“反者,動之道。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意思是說,在大道的支配下,萬物是在向相反的方向發展。萬物總是由弱變強,當發展到最強盛時,則又由強變弱。
由此可知,人生不順時,與其苦苦掙扎,想要快速“一擊制勝”,不如學會“反著來”,厚積薄發,最終實現“一鳴驚人”。
(圖/ Unsplash)
01
在絕望中反擊,才能贏得一線生機。
被譽為魔幻電影史詩的《魔戒》三部曲,講述了中土世界聯合起來為抵抗黑暗魔君索倫,自發組成魔戒遠征隊,把至尊魔戒扔入末日火山熔岩之中,完全摧毀索倫籍由至尊魔戒蠱惑掌控中土世界的惡謀的故事。
在影片中,一直膠著“絕望與希望”的博弈,在前三分之二的篇幅裡,魔君索倫不斷聚集黑暗勢力,半獸人軍團、白袍巫師薩魯曼的強獸人軍團、九大戒靈等等,隨時隨地想要將勢力單薄的護戒遠征隊置於死地。
在這樣“絕望”的境遇下,霍比特人佛羅多、山姆在咕嚕的引導下走上了凶險的通往末日火山的崎嶇山路,灰袍巫師甘道夫被炎魔拖入地底深淵後得以重生,精靈萊格拉斯,矮人金靂,人皇阿拉貢召集了亡靈大軍,他們兵分三路,終於在剛鐸城被覆滅之際,帶來了戰胜對手的堅實力量。
那一個黎明,剛鐸城前那一棵已經枯萎的白樹上綻放出了一朵白色的花,名為“永誌花”,它的寓意,就在於,一旦花開了,就再也不會凋謝了,以預示著戰勝魔君索倫開始觸底反彈了。
如同電影中所描述的那段長長的“至暗時刻”,人的一生中,跌落人生谷底的時光,就如同護送魔戒遠征隊一樣,艱難險阻接二連三,絲毫不給人喘息的機會,如果不能堅持“熬”過去,人生就真的無望了。
此時,在沒有路的地方,重新創一條路;在眾人都放棄的時候,仍舊堅持下來。也許會更苦、更難,但只要不氣餒、不停步,新的轉機就已經悄悄來臨了。
(圖/ Unsplash)
02
在欲速則不達時,繞道而行,才能得償所願。
人們常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也說:“好事多磨。”
看似容易的事情,行動起來,卻有千難萬難。此時,若只會唉聲嘆氣,就此罷手,就將一事無成了。
《呂氏春秋》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墨家學者田鳩是齊國人,想見秦王,他開始時按照常規辦事,直接向西去了秦國,結果在那裡整整等了三年也未能如願。
有人將他推薦給了楚王,他只好前去南方的楚國,沒想到,到了楚國不久,就因為出使而見到了秦王。
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很多時候,當我們心存執念時,很容易陷入“鑽牛角尖”的境地,自己畫地為牢,動憚不得。
所以,當一個人卯足乾勁卻總也顆粒無收時,就不要再責怪自己用心用情用力不夠,而是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在“蠻幹”白費力氣了。
此時不如“反著來”,換一種思維模式,也就轉換了行為方式。
此路不通,自然還有其他的路,雖然看上去南轅北轍、大相徑庭,但只要目標沒有改變,努力的程度沒有減少,就一定能“殊途同歸”。
(圖/ Unsplash)
03
在謀求突破時,不急於求成,才能“集大成”。
十九世紀,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了他的著作《物種起源》,這本倡言進化論的科學著作使他一夕成名,並給人一種印象,達爾文似乎是“輕鬆而快速”地發現了這一自然規律。
但事實並非如此。達爾文在搭乘“小獵犬號”開展科學之旅回國後,在長達二十三的時間裡,他埋頭整理資料、構思理論,而並不是如同人們所說,只是過著騎馬、遛狗、打獵的閒適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達爾文一再碰壁,他不斷地摸索、求證,才漸漸形成其理論。早在1838年,他就形成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但他自己感覺這個理論太過新穎,可能會引起大量的反對聲音,又花費更長的時間仔細收集資料來佐證觀點,直到1859年才大功告成。
由此可見,一朝成名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辛勤而漫長的工作啊。
對於很多人來說,做著最平凡的工作,一輩子也難以成名成家,似乎不需要如此兢兢業業。但每個人終其一生,總得要做出點什麼,賴以謀生,也由此獲得存在感和價值感。
所以,不管從事何種工作,只要躬身入局了,就沉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去幹吧。
是金子總會發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最平凡普通的工作,只要做到了極致,就會獲得尊重和讚揚。
如同那位在京東羽田機場打掃衛生的清潔工阿姨,也如同那位在超市從事防蚊蠅工作的阿姨,抑或是那個靠著比又好又快分揀快遞而落戶一線城市的小哥,他們再平凡普通不過了,卻靠著穩打穩紮,活成了萬眾矚目的一道光。
(圖/ Unsplash)
04
結束語:
人生旅途,起起伏伏,哪有一片坦途,哪有一馬平川,有的是荊棘和鮮花並存,挑戰和機遇同在。
當人生不順時,讓自己好好安靜下來,遠比毛躁地妄動要好很多,不急不躁、不卑不亢,永遠是為人處世立於不敗之地的“秘籍”。
學會“反著來”,不是故意做對,拒不配合,而是給自己一個空間,一條新的出路,勇敢闖一闖,人生便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