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qrcode

一個人活通透了,有這三個特徵

古人云:“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能活到這般境界的人,多半經歷過大是大非,從此,看淡繁華,看輕寵辱,只管悅納自己,珍惜當下的每一天。

01

不盲從他人,遵循自己的節奏,走好自己的路

我有一個女同事,有點不合群,但她活得很通透。

女同事早年是“拼命三娘”,工作兢兢業業,極其認真負責,也很有上進心,哪怕自己不擅長應酬,但為了升職加薪,還是強迫自己做出了很多改變。

原以為,她有了業績,也有了好口碑,理應獲得提拔重用,但在這個十八線小縣城,所有的“硬實力”都拼不過裙帶關係。

領導幾次三番將“表現突出”的她晾在一邊後,她也開始活明白了。

工作再也不積極主動,但也不推諉塞責,依舊按照她嚴謹認真的風格,將手頭上的工作完成得無可挑剔。

唯一明顯的區別,便是懂得了“拒絕”,分內的事情,不用催;分外的事情,一概不應承。

起初,領導和同事們都很不習慣,畢竟,她時常一個人做了好幾個人的活,還能樣樣都做好。如今,她從不越界麻煩別人管人家閒事,也絕不接受他人的指手畫腳。

面對她的不爭不搶,不卑不亢,那些原本以為拿捏住了她渴求升職這一“命門”的人,都沒轍了。

女同事只管按時上下班,週末和其他節假日,一概處於“失聯”狀態,精神狀態越來越好,整個人的氣質也愈發寧靜、優雅。

女同事的經歷,其實是很多職場人的真實寫照。大半輩子都在渴求“名與利”,卻怎奈有些東西,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當自己拼盡全力還是未能如願時,並不需要徒留嘆息。那顆愈挫愈勇的心,那份被委屈撐大了的格局,那份對於自我的清醒認知,都是上天留給自己的最寶貴的財富。

擁有了這些,人生也就開始轉彎:再也不要一味跟隨他人的腳步前行,而只管按照按照自己的節奏去走,如此,人生才能精彩不斷。

silhouette photo of man on cliff during sunset

(圖/ Unsplash)

02

不追逐虛榮,最高級的審美,是返璞歸真。

京劇大師王珮瑜曾這樣介紹自己的生活:穿幾十元的衣服,吃粗茶淡飯,從來不會覺得瘆得慌,因為有自己所愛的事業,有自己所愛的人。

一個人真正的“富貴”,並不是豪宅豪車與華服,而是身有所寄、情有所依。

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總不忘一個富麗堂皇的夢,拼命賺錢,只為換取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以及更優渥的生活。

但人生所需,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

古人早就說過: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七尺。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當人們底端的需要被滿足之後,最長久的需要便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

所以,支撐著一個人一直熱烈地活著的,不是錦衣玉食,而是理想和目標。

一個人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而假若“鹹魚”有了理想,那麼,它也就它不再只是一條鹹魚了。

因為做了一個奇幻的夢,《大魚海棠》的創作者,便開始了將夢想變為現實的打拼。他們不知道,為了實現這個奇幻的動畫夢,用了整整十二年,期間一度因為資金不足,而差點放棄。

因為心中所愛,學習醫學專業的“餃子”開始重新學習,歷經脫胎換骨地磨礪之後,他主創的《哪吒魔童降世》一炮而紅。

這些事例告訴人們,當一個人活通透了,那些困擾自己的謀生難題,都會因為對事業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而變得“容易”:凡事不會就學,乾就完了。

遵從內心的指引,愛自己所愛,行自己所行,這種“返璞歸真”,才是人生活通透了的選擇啊。

(圖/ Unsplash)

03

不急不躁,心懷美好,一切終將美好。

唐朝詩人劉禹錫,是個“樂天派”,因為與當朝者政見不同,便屢遭貶謫。

而其中有兩次貶謫,都因為寫詩,而被臣們抓住把柄,並以此為藉口,將他趕出京城。

其中一次是《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這首詩以桃花隱喻得勢的奸佞小人,由此,他被貶十二年。

十二年之後,劉禹錫重遊故地,又寫了一首《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何歸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不久之後,因為這首詩,他第三次被貶了。

但不管被貶何地,他都能隨遇而安,積極面對,樂在其中。所以,縱算是被“棄置”在巴山楚水二十三年,他還能發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感慨,給人以鼓舞和震撼。

一個人越活越通透,便會懂得,不急不躁,不爭不搶,心懷美好,一切終將美好。

所以,根本不必羨慕別人的幸福,不必苦苦思索如何復制他人的成功路徑。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一步一個腳印,珍惜好當下的每分每秒,日子縱算有一段艱難的時光,也終究會抵達幸福的彼岸。

man and woman standing surrounded by yellow flowers

(圖/ Unsplash)

04

結束語:

人生短短不過百年,最要緊的,是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會明白,外在的喧鬧和繁華,其實都與自己無關。自己過得好與壞,也無須向他人聲張。

堅持下去,我們便能看見自己生活的種種美好。

About Creator

Encore Editor

Encore Editor

Encore focuses on providing content and connection for a more mature audience, from health and lifestyle to personal growth and learning.
Let us accompany you along the way as you live your best all over again!

Keep in touch

聯絡我們

新聞稿提供
joyce@encoredays.com

業務合作
nicki@encoredays.com

其他需求或意見
ask@encoredays.com

投稿
ask@encoreda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