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看到一位女性臉色蒼白地坐在位置上,扶著頭,微微喘著氣時,我們可能會上前擔心地問一句:「你看起來臉色好白,是頭很暈嗎?」而這位女性可能會告訴你,她最近飽受「貧血」的困擾。
大家對白血球、紅血球、和血小板應該都不陌生。白血球負責抵抗感染,血小板會形成血塊。紅血球之所以會是紅色,是裡頭有個重要的含鐵蛋白質 – 血紅素,血紅素能運送氧氣到各個器官組織,並將組織的二氧化碳運回到肺臟,所以紅血球可是非常重要的啊!
我們先來看看紅血球的生命週期:骨髓收集鐵質、葉酸、維他命B12、與其他營養素後,會發展出紅血球先驅細胞,經過數日分化後,逐步進入血液循環中,發展為成熟的紅血球。成熟的紅血球大約能待在血液循環裡120天,最後再被代謝破壞掉。
如果紅血球功能不夠強或數目不夠完成任務,氣體交換的效率就不夠好,患者會覺得疲勞、虛弱、頭暈、手腳冰冷,喘又心跳加速,最嚴重會讓組織缺氧,休克,心肺功能失調。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成人貧血的定義是血紅素小於12.5 g/dL,直觀地想,貧血就是血不夠嘛!哪些問題會造成血不夠呢?一個當然是失血過多,流掉了就不夠血。另外,紅血球生成減少,或在體內被破壞的太多,都可能導致貧血。
血流走太多,當然會貧血。失血的原因可能是急性的車禍、刀傷槍傷,也可能是慢性的腸胃道出血,或是女性月經量太大,每個月都大失血。對體內貯存有足夠鐵質的人而言,失血後身體會加速生成紅血球,因此失血的一星期後,血液裡會加入很多生力軍,試圖補足不足的量。但如果長期失血或失血太多太快,還是會出現貧血。
痔瘡流血、胃潰瘍出血等消化道出血時,患者會注意到自己的排出黑便或血便。然而如果消化道出血的速度很慢,大便的顏色就不一定會改變,因此患者很可能沒注意到自己持續有少量少量的消化道出血。說到月經的時候,每位女性每個月的經血量其實差異極大,從10cc到250cc都有可能,一般女性也只知道自己大概平時怎麼樣,無從與他人比較起,除非因為經血內很多血塊,常一口氣流出大量的血,或是需要大量的衛生棉,才會考慮諮詢醫師意見。不少女性沒有注意到平時經血過多,甚至到貧血程度。無論如何,如果成人被驗到患有貧血,而且是缺鐵性貧血的話,醫師大概都會從病史詢問裡考量各種失血的可能性!
另外紅血球被破壞過多,「出師未捷身先死」,沒能活到120天就早早陣亡,生命週期小於40天,只要紅血球被破壞的速度比補上生力軍的速度快,就會造成貧血,我們稱為溶血疾病。被破壞的紅血球增多的同時,就會導致血中非直接型的膽紅素增多。細胞內溶血疾病通常是遺傳性的,例如球形紅血球這些讓紅血球型態改變的疾病。細胞外的溶血性疾病則常是後天的,可能是藥物、感染、或其他像紅斑性狼瘡等免疫疾病引發的,導致自身的抗體攻擊紅血球。
第三個原因是紅血球產量減少,可能是骨髓受到化學毒物、感染、藥物、或自體免疫疾病的影響,製造太少的紅血球;或是骨髓受到白血病、癌症轉移等癌症影響而無法製造紅血球。也有可能是製作紅血球的原料不足,缺乏鐵質、缺乏維他命B12、或是缺乏葉酸。
所以引起貧血的原因實在太多了,認真數一數可能可以區分成四百種,我們無法一一介紹,接下來就看幾樣很常聽到的貧血!
● 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可說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代表身體的貯鐵量不夠,像是懷孕的婦女就很常發生。另外,長期茹素者、餵母奶、月經量多等狀況都可能讓身體缺乏鐵質,而無法做出足夠的紅血球。若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醫師會先確定是否有出血的狀況,並找到出血點止血,例如治療胃潰瘍、治療巨大子宮肌瘤這些病。如果認為是飲食引起的,可以改變飲食習慣且補充鐵劑。
● 維他命B12及葉酸缺乏性貧血:肉類攝取量少的話,會缺乏維他命B12;攝取太少蔬菜則會缺乏葉酸。缺乏這兩種製作紅血球的原料,會造成貧血。可以改變飲食習慣且口服補充維他命B12與葉酸。
● 惡性貧血:胃需要分泌「內在因子」與維他命B12結合,我們吃進去的維他命B12才能在體內吸收。內在因子不夠,影響維他命B12吸收後,就會導致貧血。這類型的貧血無法靠著口服維他命B12來改善,而需要注射維他命B12。
● 地中海型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的貧血疾病,嚴重度從輕微到極嚴重都可能,地中海型貧血除了容易發生於地中海區域外,東南亞也常發生,會讓紅血球較難好好成熟分化。
● 鐮刀型貧血:這是遺傳性的貧血疾病,在非洲與印度比較盛行,紅血球從原本的雙凹圓盤狀變成了鐮刀型,容易早早陣亡,因而貧血。
● 再生不良性貧血:可以是遺傳性的,也可能是骨髓受到化療、感染、電療的影響後,造成缺乏足夠的幹細胞,無法分化出紅血球。這種貧血可能會危及性命安全,除了輸血外,還可考慮骨髓移植。
● 慢性病造成的貧血:糖尿病、慢性腎病變、甲狀腺功能低下、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病會干擾紅血球的生成,導致貧血。這時的貧血治療需要治療慢性病本身,有需要時則考慮輸血,或施打紅血球生成素。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臉色蒼白、手腳冰冷 – 貧血(懶人包)】
- 延伸閱讀: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又該如何改善呢?